大秦帝国为什么只持续了14年?

网上有关“大秦帝国为什么只持续了14年?”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大秦帝国为什么只持续了14年?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我们通常说,中华上线五年前,但是封建社会仅有两千年历史,也就是中国的封建时代是从秦国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的秦王朝开始算起的。秦王朝开启了中国之后的两千年多年历史,由此也可以看出秦的历史地位之高,是其他任何一个朝代所无法企及的。

但就是这样一个开辟中华两千年历史进程的王朝,却仅经历了两代帝王,共有14年历史长度?读历史,我不禁要问,为什么大秦帝国有横扫六国,气吞万里如虎的霸气和实力,却仅能维持14年的统治?14年,对于一个人来说,都尚未成年,便夭折了。

秦帝国的覆亡,是因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暴政吗?在征讨六国后,还要修如此巨大规模的秦始皇陵、长城、直道、灵渠,要实行连坐,要焚书坑儒,这一切看起来,都是不让“民休息”的国策呀。大战之后,百废待兴,后世凡是能够统治百年之久的朝代,在建立之初无不出台各项政策,与民休息,这才是事务发展的客观规律。那么秦朝,是败在这一点上吗?

我认为是的,但是却并不是秦始皇的过错。秦朝是大一统的国家,但它也同时是开辟新天地、新制度、建万世不朽基业的国家,我们看下历朝历代的这类朝代的情况就知道了。

1、新朝

汉朝前后经历了29位皇帝,统治长达400多年,但被新朝一分为二。新朝是干嘛的?

新朝是王莽改制所建,也就是说这个朝代,就是为了实现王莽的革新理想而建立的。王莽称帝后推行多想创新性改革措施:

①土地改革,推行王田制,规定土地为国有,禁止私人买卖;②禁止买卖奴婢;③通过行政手段管理市场,平抑物价;④政府提供贷款业务,向急需用钱的民众及工商业者办理商业贷款;⑤开启禅让称帝的历史先河。

2、武周

唐朝是被公认的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统治时间长达289年,但唐朝的统治时间,也被一分为二,中间有武则天建立的武周政权,持续15年。武则天时期,

①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和武举制度,现在被我们所熟知的狄仁杰、张柬之等人就是得益于这项制度,才脱颖而出,成为国家栋梁人才。

②整顿吏治、严惩贪污,派遣“使者以六条察州县”;

3、隋朝

这又是一个结束几百年战乱的大一统国家,同时隋朝也是二世而亡,统治时间仅有37年。对于隋朝的政绩,最广为人知的要数隋朝大运河和科举制,此外隋朝在政治上还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这些都强化了政府机制。

时间拉近一些,很多同学可能会想到清末的民国,其实情况比较类似,民国也是一个革除旧社会建立新气象的时期。想想民国前的清朝,腐败落后、长衣大褂、人人扎马尾辫,现在的我们甚至无法想想那种生活是怎么过的?但是民国也仅持续了37年。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王朝、时代,都是终结了一个时代,开启了另一个更优越的新时代、新风气,但这些王朝、政权本身,却在这一过程中,如昙花一现,迅速的落败。这不是某个人的过错,或许应该归于历史客观规律使然。

同样是短命王朝,为何隋朝能有开皇之治,而秦朝没有被称为“秦皇之治”?

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王超,但是这两个王朝,又都是了不起的王朝,因为两朝君主都为制度的完善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动了其他统治阶层的蛋糕,招致贵族势力的联手反击,最终被无情的推翻。

所谓?焚书坑儒?、横征暴敛、大兴土木、穷兵黩武,有真实的部分,但更多是被刻意抹黑。

利益才是权力变更的诱因

以秦朝为例,嬴政确实是继承秦国数代先辈的遗志,东征西伐,完成最后的统一。然而更实际的情况是,六国贵族仍然有一抗之力,只不过寄希望于重新分封,没有必要闹得鱼死网破。直到郡县制的出现,彻底打破了旧贵族们的幻想,到了撕破脸的时候,于是各种串联、挑拨、煽动、抹黑,将秦帝国推向了人民的对立面,又抓准时机,组织联军,一举推翻秦帝国。只不过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此过程中出现了项羽和刘邦两朵奇葩,一个不听指挥,一个不按套路出牌,两人轮流坐庄,逐渐消除了旧贵族的影响力。

这是一次积极的变革,经历了秦朝的失败,汉朝将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更加完善,也为今后几千年的封建君王统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秦朝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权利的变更是阶级内部矛盾激化的结果。

同理,隋朝的灭亡,也不是简单的暴政,而是杨广动了贵族阶级的蛋糕。嬴政切蛋糕的刀子叫?郡县制?,杨广的刀子叫?科举制?。

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

隋朝的灭亡,根本原因同样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激化,因为科举制打破了贵族阶级对人才选拔的垄断,使豪门失去了延续的保障。抵触和不满的情绪一旦产生,就难以消除,如果再遇到合适的机会,就会迎来爆发。

杨广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其实不重要,我们看到的都是别人给他的画像,皇帝的好坏都要通过作为来评判。从既有的事实分析,我只能得出一个结论:杨广是一位积极有作为的皇帝,再进一步说,应该是一位激进的皇帝。

科举制也好、大运河也罢、再或者是三征高句丽,他都是想搞一些事情,如果不是被杨玄感背后捅了刀子,随即被贵族推翻,这些事都将是他的千古功绩,与秦皇汉武不遑多让。

可惜的是,杨广步子迈得实在是太大了,科举激怒了贵族,运河耗费了民力,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执意强征高句丽,他没有察觉到贵族们的异心,也没有感觉到民怨沸腾,依旧大步流星的向前走,只听?呲啦?一声,裤裆撕裂蛋扯破,不久便一命呜呼了。正应了葛子的一句名言:酒一口一口喝,路一步一步走!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

枪打出头鸟,刀砍地头蛇

不同时期,发生不同的事件,却有相似的结果,是因为世间存在普遍的规律和联系。秦朝也好,隋朝也罢,它们都是开拓者,是完善制度的先驱。但是历史无数次的证明,第一个站起来的往往也会第一个倒下,陈胜吴广是这样,杨玄感是这样,红巾军也是这样。只有这些先驱迈出第一步,后面的人才有机会追随他们的脚步继续前行。

秦朝(公元前221年一公元前207年)和隋朝(公元581年一公元618年)都是中国历史上短命王朝,也是呈上起下开避未来的时代。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分裂割据局面,享国十五年。隋朝结束了南北朝以来三百年乱世,国祚38年。秦朝没有实现盛世局面,是因为两个朝代面临的形势和治国方略不同。

秦始皇用十年时间统一六国,耗尽了国力。他面对的七个不同理念,不同民风的国家。秦始皇第一件要做的是重新设计一种政治体制整合六国,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确立皇帝称号,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互相制约彼此平衡向皇帝负责,地方设郡县制,由皇帝任免郡县官吏。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增加凝聚力,把六国人心凝聚起来。只不过秦始皇的治国理念太先进,六国有些水土不服,还没有完全消化,秦王朝便亡国啦!秦始皇强调法制,用高压手段治理百姓,修陵墓,戌边征发大量民力,造成农业荒废,当然不会出现盛世。

隋朝是隋文帝杨坚从北周禅让过来的,只是上层权力的和平交接,社会经济并没有遭到破坏。北周在权臣宇文护治理十五年,社会非常安定,北周又从西魏手中和平过渡,所以,杨坚接手的是一个有着半个世纪相对安定的国家。

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几乎一战而胜,并没有多么损失。秦灭六国尸山血海,损失几百万人口,隋朝近似于和平统一,人口损失微乎其微,二者有着本质区别。

隋文帝非常勤政,又有一个好内助独孤伽罗皇后,对社会政治,经济外交全面调整,励精图治,提倡节俭,减轻刑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设三省六部制,调整统制机构,实行均田制,增加农民积极性,缓合社会矛盾。

在隋文帝治理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强盛,为大唐的兴盛开个好头,史称开皇之治。隋朝人口有890万户,人口约4600万人,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贞观之治时人口,仅有隋朝的一半,这就是差距。

关于“大秦帝国为什么只持续了14年?”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8)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幼南的头像
    幼南 2025年09月07日

    我是雅驰号的签约作者“幼南”

  • 幼南
    幼南 2025年09月07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大秦帝国为什么只持续了14年?”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大秦帝国为什么只持续了14年?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 幼南
    用户090712 2025年09月07日

    文章不错《大秦帝国为什么只持续了14年?》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雅驰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