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晨演的宋诗精华露是如何评价沈园二首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晨演的宋诗精华露是如何评价沈园二首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陆游被母亲逼着休了与自己十分恩爱的妻子唐婉,七年后,陆游在沈园遇到已经改嫁赵士程的唐婉,伤心欲绝的陆游写下了爱情诗中的名篇《钗头凤》。
四十四年后,陆游再游沈园,此时唐婉已去逝多年,陆游在这里写下了悼念唐婉的《沈园二首》,这两首诗字字含泪,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无比痴情的陆游。
沈园二首
陆游
其一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其二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陆游在沈园遇到唐琬是1155年,其后不久,唐琬郁郁而死,此时距那次会面四十四年。
离她香消玉殒,已过去四十多年,沈园柳树也老得不再吐絮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稽(jī)山:即会稽山,泫(xuàn)然:流泪的样子。
我的身躯即将化作会稽山上的一抔泥土,来到这里,看到过去留下的踪迹,依然在仍不住潸然泪下。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斜阳,夕阳。画角:涂有色彩的军乐器,发声凄厉哀怨。
夕阳惨淡,城城上的画角声声哀怨,沈园已经不是曾经的那个池台亭阁。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惊鸿:典出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以喻美人体态之轻盈。这里指唐琬。
只有桥下那令人伤心的碧绿的春水,那里曾经映照着一位翩若惊鸿的女子。
在文学史上,给妻子写诗写的动人的诗人,有潘岳,元稹,苏轼,陆游,纳兰容若等。
这其中,陆游的诗,多了几分无奈,因为他的爱情,受到了外力的干涉,而这个外力,却是来自己的母亲。
七十五岁的陆游,为已非复旧池台的遗踪泫然,为曾照倩影的春波伤心这是怎样的痴心,又包含了多少内心的不甘。
四十年的时光,磨不灭陆游内心的遗憾,四十年的光阴,销不了陆游内心的倩影。
沈园,只因这里曾经留下了唐婉在陆游心中最后的倩影,于是他一次又一次地来这里,在这里留下众多感人的诗篇。
沈园已经成为陆游内心的精神寄托。
近人陈衍有《宋诗精华录》中说:“无此绝等伤心之事,亦无此绝等伤心之诗。就百年论,谁愿有此事?就千年论,不可无此诗。”
这是陆游七十五岁时重游沈园(在今浙江绍兴)写下的悼亡诗。
他三十一岁时曾在沈园与被专制家长拆散的原妻唐琬偶尔相遇,作《钗头凤》题壁以记其苦思深恨,岂料这一面竟成永诀。晚年陆游多次到沈园悼亡,这两首是他的悼亡诗中最为深婉动人者。
诗的开头以斜阳和彩绘的管乐器画角,把人带进了一种悲哀的世界情调中。他到沈园去寻找曾经留有芳踪的旧池台,但是连池台都不可辨认,要唤起对芳踪的回忆或幻觉,也成了不可再得的奢望。桥是伤心的桥,只有看到桥下绿水,才多少感到这次来的时节也是春天。因为这桥下水,曾经照见像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的凌波仙子的倩影。可以说这番沈园游的潜意识,是寻找青春幻觉,寻找到的是美的瞬间性。
承接着第一首“惊鸿照影”的幻觉,第二首追问着鸿影今何在?
“香消玉殒”是古代比喻美女死亡的雅词,唐琬离开人世已经四十余年了,寻梦、或寻找幻觉之举已成了生者与死者的精神对话。在生死对话中,诗人产生天荒地老、人也苍老的感觉,就连那些曾经点缀满城春色的沈园杨柳,也苍老得不再逢春开花飞絮了。美人早已“玉骨久成泉下土”,未亡者这把老骨头,年过古稀,也即将化作会稽山的泥土,但是割不断的一线情思,使他神差鬼使地来到沈园寻找遗踪,泫然落泪。
梁启超读陆游那些悲壮激昂的爱国诗章时,曾称他为“亘古男儿一放翁”,岂料沈园诗篇又展示了这位亘古男儿也知儿女情长之趣,他甚至在被摧折的初婚情爱中、在有缺陷的人生遭遇中,年复一年地体验生命的青春,并且至老不渝。如果说《钗头凤》词在吟味稍纵即逝的相遇时,还未忘昔日山盟海誓,还有珍藏心头的锦书,隐约地发散着生命的热力的话,那么这里在体验惊鸿照影的虚无飘渺时,已感受到香消为土、柳老无绵的生命极限了。在生命限处,爱在申辩自己的永恒价值,这是《沈园二首》留给后人的思考。
关于“晨演的宋诗精华露是如何评价沈园二首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雅驰号的签约作者“喧丹小姐姐”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晨演的宋诗精华露是如何评价沈园二首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晨演的宋诗精华露是如何评价沈园二首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
文章不错《晨演的宋诗精华露是如何评价沈园二首的》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