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心强=低自尊?

网上有关“自尊心强=低自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自尊心强=低自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文 如颖随行 育儿 经

父母培养孩子教育目标时常说: 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自尊、自强、自爱、自信的孩子。

那自尊到底是什么?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

我们常说一个人自尊心很强,稍微批评一下,就会像玻璃一样易碎,形容为“玻璃心”,甚至妄自菲薄,做出一些想不到的事,比如离家出走、自杀。

那是不是自尊心强=低自尊呢?为什么有的孩子被批评后却能抵抗住压力,乐观的生活。

自尊有强弱之分,过强的人容易清高,过弱的人,又容易自卑。人与人的差异怎么这么大,了解自尊这个 情感 因素,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知自己。

那自尊是什么?自尊决定了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从而决定了他与这个世界的相处方式。

自尊不足的人就会信心不足,然后就会放大自己的弱势和缩少自己的优势。比如爱抱怨、爱发怒、自吹自擂、信口雌黄等。

其实这些都是一个在没有建立起自我价值感,自尊水平低的时候的一个保护自己的行为,这样下去会减少社交、学习或职业方面的进取,更不愿与人敞开心扉,不愿听到批评或解决问题....,长期下去不但很多基本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且生活苦不堪言。

看来自尊是不可或缺的 情感 因素,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拥有自尊,才是能真正维系生命。

既然自尊对孩子这么重要,那孩子自尊低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经过专家们对上千名不同人的测试, 找到孩子在0-4岁时,父母的 育儿 方式决定了他们在自尊强弱的程度

每个孩子从小都被批评过,批评不是都不好,如果批评后能影响孩子纠正错误的行为,那批评是积极的。如果是病态的批评,就会决定孩子不良的自我感觉。经常被病态的批评,会导致孩子长大后也爱扮演批评自己的角色。

病态的批评主要来源于以下五个因素:

①家长将品味、个人需求等与道德挂钩

比如考低分,孩子被骂很可耻。留了个自己喜欢的发型,被骂为不良少年。喜欢玩水玩沙弄脏了衣服,被骂很自私。

孩子从小经常听到有人说他懒、自私或者神经病等,就会形成长期的挫败感。

②家长混淆行为和实质的程度

如果家长经常批评孩子为“坏孩子”,不仅是指责行为,而且是对孩子人格攻击。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和自己的行为很差劲,无法区分他的行为与本质。

③家长禁止手势的频率

孩子经常被挨批评,反复地被提及就会形成内化,真的认为自己的确不好。家长这种禁止手势的频率将对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产生重大影响。

④家长禁止手势的一致性

孩子做一件事情,有时可以,有时却不可以,家长的前后标准的变化会让孩子产生莫名的负罪感,但是由于标准不一致,孩子根本不知道问题在哪里。

⑤禁止手势来源于家长情绪化的频率

如果家长是在怒火中烧或情绪低落的时候批评孩子,把孩子当成泄愤的对象时,病态批评的威力就巨大无比。

这些毛骨悚然的话,虽然是家长一时的气话,经常说也会让孩子一辈子记在心里,从而引起亲子关系的恶化。

父母看看自己有没有经常对孩子这样的病态批评方式,如果有立即中止,否则会对孩子心理层面的重重大打击和摧残,会后悔一辈子,也会形成孩子自尊低的表现。

自尊低和家庭环境有关,但其实他们之间的关系只是间接的, 还有一个无时无任何地影响着自尊的程度是:自己的想法。低自尊来源于扭曲的认知。

比如,孩子常常照镜子的时候会说:天啊,自己好胖喔,好丑喔。这些想法肯定是打击自己的自尊心。相反,如果孩子常常觉得自己的身材还不错,这个发型好适合自己喔,这些想法必将增强自己的自尊心。

认知的扭曲其实就是病态批评的常用工具、运作手段、打击孩子自尊的有效武器 。心理学家总结常见的九种打击自尊的扭曲,家长要学会识别它们,以一种更准确和公平的方式去看待孩子:

过度总结 。 根据一件事件总结出普遍规律。比如,成绩一次没考好就认为孩子笨。家长爱经常使用“所有,总是、从不”这些词来形容。

贴统一标签 。 不自觉地使用诬蔑性的标签描述孩子。比如“爱拖延”、“呆头呆脑”。

二元对立的思维 。 把事物进行绝对化分类,非黑即白,对自己的判断也是非此即彼。比如:觉得孩子不是学霸就是学渣,不是成功就是失败。

自责 。 为所有的事爱责备,不管是不是孩子的错。

以自我为中心 。 认为别人说的话、做的事都与己有关,同时喜欢和人对比。比如,谁家的孩子怎么样。

读心 。 没有任何依据就揣测他人的心思。

控制错觉 。 要么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要对所有人和事负责,要么倍感无力。比如,一个人觉得自己得为母亲的 健康 负责,为孩子的成绩负责。当无力控制时,又认为自己软弱无能。

感情用事 。 受控于多变的情绪,认为事情和自己感觉到的一样。

在这些常见的认知扭曲中,父母最容易在病态批评时出现的价值观就是“应该”:你应该学习好,你应该考第一,你应该做作业快...

“应该”价值观攻击自尊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你的“应该”和价值准则可能并不适合你 。父母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很多是沿袭上一辈的教育方式,如棍棒教育或为你好,所以还在用这种传统不变的方式来管教每个孩子,肯定会遭遇冲突。

二是对另类的情形、行为和品位进行道德层面的正误判断,同时进行道义的指责 。这类在父母是最容易出现的。比如孩子听话就觉得是好孩子,不听家长的话就是坏孩子。这些价值观也会植入孩子的价值准则,最后孩子真的也这样以为。

父母如果错误地用扭曲的认知与道德挂钩,一定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变得不堪一击。

自尊对孩子一生变得如此重要,拥有自尊的孩子也更幸福,生活质量也更高。那父母如何学会建立孩子的高自尊呢?

①了解孩子。

很多父母认为自己还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吗?其实真正看懂自己的孩子并非易事,除了了解孩子到底是什么性格?什么样的脾气,还要经常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懂得认真倾听,而不是自以为是。

真正了解孩子,最重要的还是父母要有能够识别孩子独特能力和天赋的眼神,发现它们,从而强化和栽培它们,并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独特之处。

只有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帮助父母更加注重孩子的行为是否正确,言语表达是否准确,是否对孩子有害,也更能让孩子敢于流露真实的自我。

只有完完全全接受自己的孩子,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接受自己,这是建立良好自尊的奠基石。

②培养孩子正确回应他人的批评。

除了父母对孩子的批评之外,孩子生活中还会遇到老师、领导、其他人对自己的批评,如何避免病态的自我批评,避免侵蚀自尊?父母要教会孩子正确回应他人的批评。

正确地回应他人批评有三种:

001 承认 。 当受到别人的批评时如果内容准确无误,只需认同即可。比如回应道,“你说得对。”这个方法能马上终止对方的批评。

002 含糊 。 这个方法适用于回应不准确的批评。它是对批评者表示象征性的同意,包括三种技巧。

003 探究 。 无法确定对方批评的真实目的时,可以通过提问探究他的意图。探究的关键词包括“具体来讲”“比如”等。比如提问:“可不可以讲具体一点或者举个例子?”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所有人的批评更有可能的是对情绪、记忆和行为模式做出的反应,如果批评说得不准确,和自己几乎是没有关系的。

③ 培养孩子准确的自我评价

自尊如果不足的孩子往往是无法清楚地认识自己,他们更可能是放大弱势,缩小了优势。自卑的孩子就是长期这样的自我认知后形成的,那如何引导孩子做出准确的自我评价呢?

第一步:让孩子写下对自己的看法,越详细越好。可以从外表、人际交往、个性、学习等方面评价自己。

第二步:让孩子写下自己的优点。即使写的事件很小,也多多鼓励孩子。多多找到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增强自信心。

第三步:让孩子写下自己的缺点。一定提醒孩子注意在评价自己的时候不要使用贬义词,比如四眼狗,胖猪这些语。要引导孩子使用正确的语言,使用具体非笼统的语言。

最后汇总形成一份对自己全新的自我描述。

父母在建立孩子自尊的过程中,最主要还要做好四件事:一是赞美。二是纠正孩子的一些行为。三是反对惩罚。四是让孩子承担后果。

还有更重要的是父母是孩子的镜子,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教会孩子控制冲动,承担责任,抵抗压力和体恤他人。这些过程最重要的是取决于父母在过程中使用的自尊语言。

还是那句老话,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所以,各位父母只有先照顾好自己,先让自己的自尊水平提高,才能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

1、要去尊重孩子,跟孩子说话口气不要总是教导或者训斥的口吻,而应该是平等的交流语气,讲话方式方面更应该俯下身子,平和的说。让他尊重别人之前先学会尊重自己,慢慢产生自身的价值感。

2、无条件的信任孩子,培养孩子自尊心,首先要被信任,家长将自己的信任不断传递给孩子,他也会不断的增强自尊心。

3、和孩子的沟通中要处于平等的关系,不管是谁,都希望被平等对待,成年人如此,孩子也一样。成年人尽量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这样才能体会到孩子的世界。

4、尽量保全孩子的“面子”,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小,不懂面子,所以说话肆无忌惮,部分场合的批评,实际上,这些都在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千万不要人前批评孩子。

5、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有一定的自尊心和责任感,对孩子的起居饮食,尽量让他自己去学习做,不要怕孩子学得慢,做不好,就替他做,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

6、表达父母对孩子的无条件的爱,在教育孩子中,一旦他感受到你的爱是有条件的,他就永远不会懂得如何真心去爱,他的一生也会变得被拒。当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会让他的自尊和和价值观都会有所提升。

7、认真对待孩子的不良情感,认真对待孩子胆怯、不安或其它消极情感,不要拒绝他或让他自己去解决。

8、允许孩子自己做事,爸妈总认为代替孩子做艰难的事是对孩子的帮助。实际上这等于告诉孩子他不行,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孩子需要刺激和挑战,要给他们机会去解决问题和发现自己的能力。当他们需要帮助时,指导和协助他们去想办法,寻求答案,而不是取而代之。

关于“自尊心强=低自尊?”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9)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乐之的头像
    乐之 2025年08月28日

    我是雅驰号的签约作者“乐之”

  • 乐之
    乐之 2025年08月28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自尊心强=低自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自尊心强=低自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文 如颖随行...

  • 乐之
    用户082802 2025年08月28日

    文章不错《自尊心强=低自尊?》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雅驰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