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国有企业普通资产处置和资产损失核销的区别与联系

网上有关“浅论国有企业普通资产处置和资产损失核销的区别与联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浅论国有企业普通资产处置和资产损失核销的区别与联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资产处置,是指资产占用单位转移、变更和核销其占有、使用的资产部分或全部所有权、使用权,以及改变资产性质或用途的行为。

资产损失,是指企业清产核资清查出的在基准日之前,已经发生的各项财产损失和以前年度的经营潜亏及资金挂账等。企业清产核资中清查出各项资产损失的核实和认定,依据有关会计科目,按照货币资金损失、坏账损失、存货损失、待摊费用挂账损失、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损失、在建工程和工程物资损失、无形资产损失、其他资产损失等分类分项进行。

企业在清查核实的基础上,对确实不能收回的各种应收款项应当作为坏账损失,并及时进行处理。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作为本期损益;属于清算期间的,应当作为清算损益。坏账损失处理后,应当依据税法的有关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进行核算。

根据国务院《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第378号)等文件的规定,国有企业普通资产处置的定义:是指企业将其拥有或控制的资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通过转让、出租等形式转让给他人的交易行为。这里所指的资产包括应收款及预付款、存货、短期投资、 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

根据《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则》(国资评价200372号文)等文件的规定,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财务核销的定义:是指按照我国相关财务会计制度和国家和各级地方国资委(局)相关财务监督规定,对预计可能发生损失的资产,经取得合法、有效证据证明确实发生事实损失,对该项资产进行处置,并对其账面余额和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财务核销的工作。

根据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两者都是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处理的方式,但二者的监控侧重点明显不同,资产处置的关注的重点是将所有权或使用权转交他人的交易,而资产损失核销的关注重点是对预计发生损失的资产,要取得合法、有效证据证明确实发生损失,这种损失实际上是指该项资产的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发生了实质且不可恢复的灭失,已经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对这类资产该如何处理。?

国有企业普通资产处置和资产损失核销在处理流程上的联系与区别?

(一)二者处置流程上的联系

1.审批。两者都要求进行内部审批,企业资产处置要求按照一定的审批权限进行交易底价、处置方式及其他事项的审批;企业资产损失核销要求企业内部提出报告,说明成因,提供符合规定的证据,设立董事会的企业由董事会核准同意;未设立董事会 的企业由经理(厂长)办公会议核准同意,并形成会议纪要,并且要按照企业内部核准权限,需报上级集团(单位)核准 确认的,应当报上级集团(单位)核准确认。

2.财务处理。企业资产处置要求按规定进行财务会计和税务处理,企业资产损失核销一般要求根据企业会议纪要、上级集团(单位)批复文件及相关证据,由企业负责人、主管财务负责人签字确认后,进行相关资产的账务处理和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

3.处置权限。无论是企业普通资产处置和企业财务损失核销均需要在规定的权限内报企业(集团)审批或备案。其中企业普通资产处置一般针对处置资产设定了净损失比例和损失绝对金额的权限限制。

4.责任追究。企业资产处置是正常的企业经营行为,但企业的资产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处理,否则将 按有关法规、制度追究企业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有犯罪嫌疑的, 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同样,企业资产损失核销要求对各类核销资产,必须查清责任,出具资产损失责任处理意见;对属于违法、违纪行为造成的资产损失,按 照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党纪、政纪和企业内部管理规定,对负有 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5.与正常产品销售的关系:两者均不适用正常营运企业的产品销售的处理。

(二)二者在处置流程上的区别

二者在处置流程上存在明显的区别,主要见以下几方面:

1.评估程序。企业普通资产处置强调必须要经过评估的流程,而企业资产损失核销一般不需要进行评估;

2.经济事项鉴定。企业资产处置一般不需要进行经济鉴定,而企业资产损失核销需要具有法律效力的相关证据,如有关技术部门或具有技术鉴定资格的机构出具品质鉴定报告,社会中介机构的法律鉴证或公证证明以及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等;

其中,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是指企业收集到的司法 机关、公安机关、行政部门、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等依法出具的与 本企业资产损失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主要包括:(1)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者裁定;(2)公安机关的立案结案证明、回复;(3)工商管理部门出具的注销、吊销及停业证明;(4)企业的破产清算公告及清偿文件;(5)政府部门的公文及明令禁止的文件;(6)国家及授权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报告;(7)保险公司对投保资产出具的出险调查单,理赔计算单 等;(8)符合法律条件的其他证据。

3.交易方式。投资企业一般意义上的资产处置要按照出资企业批准或规定的方式进行资产交易,原则上国有产权(股权)交易应全部在产权交易所进行;而企业损失核销仅要求在经过必要的流程后如公示、审批后进行,并没有指定交易场所和方式。

4.登记程序。企业资产处置如需要办理产权转移、国有产权变更或注销登记、工商变更登记等相关手续的要及时办理;企业损失核销一般不涉及以上程序。

5.所得税税前扣除:资产损失核销如在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应遵循《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鉴证业务准则(试行)》(国税 发[2007]9 号)的相关规定,而企业资产处置一般不涉及,但要按照国家税收征管的有关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或缴纳税收。?

资产核销就是企业对其拥有或控制的、可能为企业带来利益流入的资产的核销。核销:是指对某项往来款项的清偿。假设你买了一辆自行车,并且你在账面上记录了自行车的金额,作为你的资产。又假设你倒霉,自行车被盗、损毁了,实际上这项资产就不能用了,但你的账面上还有记录,你需要把这项纪录也清除掉。这项工作就叫做核销。先要核实资产确实不能用了,然后再在账面上销掉它的存在。现实生活中资产核销一般需要经过税务机构的批准,因为资产核销是可以抵扣税金的。

行政单位资产核销如何做账务处理呢?

答:行政单位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实际成本进行计量。除国家另有规定外,行政单位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比如,关于银行存款日常的账务处理,则是这样的:

1)将款项存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现金”、“其他收入”等有关科目。

2)提取和支出存款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3)收到银行存款利息,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收入”等科目;支付银行手续费或银行扣收罚金等时,借记“经费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固定资产核销记录:

指的是报废处理的话,将固定资产报废,可以参考下面的账务处理: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如果有),

贷:固定资产;

2、发生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3、收到处置收入(或残料),

借:银行存款、原材料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交税费-简易计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4、应收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

借:其他应收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5、结转固定资产净损益,(1)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2)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关于“浅论国有企业普通资产处置和资产损失核销的区别与联系”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9)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鲜佳佳的头像
    鲜佳佳 2025年08月24日

    我是雅驰号的签约作者“鲜佳佳”

  • 鲜佳佳
    鲜佳佳 2025年08月24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浅论国有企业普通资产处置和资产损失核销的区别与联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浅论国有企业普通资产处置和资产损失核销的区别与联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 鲜佳佳
    用户082411 2025年08月24日

    文章不错《浅论国有企业普通资产处置和资产损失核销的区别与联系》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雅驰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