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残留灰分的检测有什么方法?

网上有关“食品中残留灰分的检测有什么方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食品中残留灰分的检测有什么方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灰分即指食品灼烧后的残留物。灰分的测定内容可包括以下几方面:总灰分、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酸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

1.样品的处理

可采用测定水分后的残留物作为样品。果汁、牛乳等含水较多的样品,先在水浴上蒸干;含水较多的果蔬及动物性食品,用烘箱干燥(先在60~70℃,然后在105℃);富含脂肪的样品可以先提取脂肪,然后分析其残留物。

试样称重如下(参考):

鱼制品(按干物质计):不少于2 g

谷类食品、牛乳:≯3~5 g

糖及糖制品、肉制品、蔬菜制品:5~10 g

果汁:25 g

鲜果或罐藏水果:25 g

果酱、果冻、脱水水果:10 g

2.操作条件的选择

①灰化温度:灰化温度因样品而异,大致如下:

糖及糖制品、肉及肉制品、蔬菜制品、水果及其制品≯525℃

谷类食品、乳制品(奶油除外)≯500℃

鱼、海产品、酒≯550℃

②灰化时间:对于一般样品,灰化时间没有严格规定,要求灼烧至灰分呈全白色或浅灰色并达到恒重,一般需2~5 h。但也有例外,如谷类、茎秆饲料,规定600℃灼烧2 h。对于难灰化的样品:①可以灼烧,冷却后的样品加入少量水,研碎,蒸去水分,干燥再进行灼烧,必要时重复以上操作。②可以加入硝酸、乙醇、碳酸铵、过氧化氢等,因其灼烧后完全消失。例如,灰分中杂有碳微粒,冷却后可逐滴加入(1:1)硝酸,约4~5滴,可加速灰化。③加如氧化镁、碳酸钙等不熔物。但注意要做空白试验。

3.总灰分的测定

取瓷坩埚用HCI(1:4)煮沸,洗净,于马福炉500~600℃下灼烧半小时。待温度降到200℃以下,取出坩埚,置干燥器冷却到室温,称重;称取样品于坩埚内,用电炉或煤气灯将样品碳化至无烟发生。易发泡的糖分、淀粉、蛋白等样品,在碳化前,可在样品上面酌加数滴纯植物油;将坩埚移至灰化炉中,于500~600℃灰化至碳微粒全部消失,冷却到200℃,移至干燥器冷却,称重。再灼烧1 h。如此反复直至两次质量的绝对差不大于0.2 mg。

4.水溶性灰分与水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将测定所得的总灰分加水约25 mL,盖上表面皿,加热到近沸。用无灰滤纸过滤,用25mL热水洗涤。不溶物连同滤纸一起移回坩埚中,再进行干燥、碳化、灼烧、放冷、称重,残留物质量即为水不溶性灰分。灰分与水不溶性灰分之差即为水溶性灰分。

5.酸溶性灰分与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在水不溶性灰分或测定总灰分所得的残留物中加入25 mLlO%盐酸于小火上微沸5min,用无灰滤纸过滤,洗涤至洗液无氯离子反应为止。将残留物连同滤纸置坩埚中干燥、灼 烧、放冷、称重。

一、定义不同

1、炭化:生物质在缺氧或贫氧条件下,以制备相应的炭材为目的的一种热解技术.其过程与生物质,木纤维,木质素的分解同步。

2、灰化:使固体废物燃烧而转变为二氧化碳、水和灰的过程。

二、过程不同

1、炭化:有机化合物在隔绝空气下热分解为碳和其他产物,以及用强吸水剂(浓硫酸)将含碳、氢、氧的化合物(如糖类)脱水而成炭的作用。

2、灰化:是在寒温带、寒带针叶林植被和湿润的条件下,土壤中铁铝与有机酸性物质螯合淋溶淀积的过程。

三、优缺点不同

1、炭化:植物质炭化需要有一定的吸酸量,较大的草籽常因酸不易浸入而难炭化。吸酸量随酸液浓度和温度的升高而提高,与浸酸时间的关系是:开始时吸酸快,数分钟后吸酸量变化不大。毛纤维在浓度较低的酸液中有耐酸作用,但随着酸液浓度、温度和浸酸时间增加,羊毛的吸酸量也增加。

2、灰化:体积大大减少,残灰体积一般仅为废物体积的5%以下;残灰处理比较简单;热能可用于产生蒸汽,以供发电等用。

百度百科-灰化

百度百科-炭化

关于“食品中残留灰分的检测有什么方法?”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28)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辉丽苹的头像
    辉丽苹 2025年08月21日

    我是雅驰号的签约作者“辉丽苹”

  • 辉丽苹
    辉丽苹 2025年08月21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食品中残留灰分的检测有什么方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食品中残留灰分的检测有什么方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

  • 辉丽苹
    用户082103 2025年08月21日

    文章不错《食品中残留灰分的检测有什么方法?》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雅驰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