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九大思想精要

网上有关“《孙子兵法》九大思想精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孙子兵法》九大思想精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孙子兵法》的九大思想精要

《孙子兵法》的思想精要,我最后再总结九条。

第一,《孙子兵法》是讲以强胜弱而不是以弱胜强,因为弱胜不了强。

《孙子兵法》第一篇讲“计”,不是奇谋巧计和计算,而是现在的SWOT分析法,强调要将优势、劣势、威胁、机会以及敌我双方的综合实力进行计算和评估。你要在决定是否开战之前,在家里衡量计算双方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对比。

计算的内容是“五事七计”,你要对敌我双方从五个方面和七个科目进行打分,分多的胜,分少的败。你打完分以后就能“知胜”,这就叫

“多算者胜,少算者不胜”。

知胜,算下来能赢以后就可以兴师动众地发动战争了;算下来自己的分没别人高,那就不要打了。

所以孙子是不相信以弱胜强的,那是小概率事件。兵法者,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不会拿国家民族的命运去赌那些小概率事件。我们平时学兵法,往往都想学一些小概率事件,都想出奇制胜。 但其实战场上没有小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靠不住。

第二,打得赢也要算代价,如果打得赢,但是打不起,也不要打。

因为行动必有代价,战争的代价极大,不要光想着战胜,要算一下这场仗打得值不值得。我们引用了战国时候李克对魏文侯说的话“数胜必亡”——胜仗打多了,国家反而要灭亡。为什么呢?因为

“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

总是在发动战争,人民就疲惫了;总是打赢,君主就骄傲了。以骄傲的君主来率领疲惫的人民,这个国家就要灭亡了。

我们的汉武大帝就演绎了主骄民疲的一生。他开疆拓土,战功赫赫,结果连年的战事给国家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损坏,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而汉武帝晚年,迫于巨大的政治压力,给自己下罪己诏,批评自己说: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

这就是打了这么多胜仗,最后算下来这些仗赢得都不值得。

第三,先胜后战,赢了再打。

《孙子兵法》主要是自强之法,首先你要修炼自己,而不是惦记着打败别人。就是你别老想着打败谁,你要想着自己要自强。所以孙子说:

“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而可胜在敌”。

善于作战的人先让自己修炼成不可战胜的,然后等待敌人可能被战胜的时候,自己不可战胜在于自己,而敌人什么时候可以被打败,那完全在于敌人,你控制不了敌人。

所以说胜可知而不可为,能不能胜是可以去通过计算知道的,但是如果算下来胜不了,你强求要它胜,那是不可能的,做不到的。

第四个观点叫做要能等待、能忍耐。

我说兵法就四个字,叫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会死,《孙子兵法》讲的最多的就是这个。因为战争这个东西收益和代价极不对等,打赢了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也不一定有多大利益;打输了,则可能国破家亡,命都没了。

所以关键是要能等,不能因为焦虑就频频动作。 哥舒翰守潼关,知道不能打,他能等。但是唐玄宗焦虑,不能等,逼哥舒翰出关作战,这就全军覆没了。

所以等待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最好的战略,但是人们往往会认为等待是不作为,是不能接受的。你要有这种认识,一辈子都不作为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作为就可能是No Zuo No Die。

日本的德川家康,他是最能等待、忍耐和妥协的。织田信长在,他是小兄弟;丰臣秀吉在,他是大诸侯。他有没有志在必得一定要得天下?没有。

我经常讲“志在必得者死”,什么事情如果你是志在必得,你可能就会死。德川家康不是志在必得,他可以等,等不来他可以妥协;如果丰臣家族强,他可以一直做诸侯。结果这些大哥都没他命长,一个个都先死了,那就没有人能拦住他了。

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在丰臣秀吉死了之后又等了十七年,才稳稳当当地夺了天下,之后他的家族统治了日本两百多年。所以第四个要点,你要能等待,记住一个口诀,No Zuo No Die。

第五个观点,一战而定,胜而不定,则胜利就无意义。

胜利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平定。如果打了胜仗不能平定,你已经百战百胜了还要接着打,那即便打一百场胜仗又有什么意义呢?

每一仗都要死人,就算死的是敌人的人,也不如让他不要死,而是让他们加入我们,这样才能“胜敌而益强”。通过战胜敌人,我越来越强。

孙子有很强的保全思想,保全自己,保全人民,保全城池,保全财产,最好也保全敌人,把敌人都收服了归我所有,这才是平定天下呢。

第六,以正合,以奇胜,分战法是基本的战术原则。

“以正合,以奇胜”。

这句《孙子兵法》最为人所熟悉的话,前面我们详细地用多个战例讲解过了。奇,又称余奇,意思是多出来的部分。

余奇就是预备队,是手里捏着还没打出去的牌,你要留到关键的时候打出去制胜,这叫出奇制胜,又叫分战法,是兵法里最基本的战术原则。

凡是作战,一定要分兵,无论人数多寡。项羽最后到了乌江边,只剩二十八个骑兵,他也要分成两拨,首尾相顾而不能挤成一团来打,兵与兵之间要相互配合。

韩信背水一战,他不是真的把所有部队都布阵在水边。如果那样的话,他就真被人撵到河里面去喂鱼了。韩信是先分了奇兵出去埋伏,有预备队在关键的时候杀出来,这才获胜。

人们老是相信奇袭得胜和以少胜多,这还是一个侥幸心理,总想使巧劲。 孙子告诉你,兵法没有侥幸,弄巧一定成拙,打仗必须按军事规律,按兵法的套路来。

现在咱们经常讲一句话叫守正出奇,一提到《孙子兵法》就讲守正出奇。我要再次强调,《孙子兵法》没有守正出奇这四个字,整个中国历史和全世界任何兵法都没有这四个字,这四个字是以讹传讹,而且代表的是最错误的价值观和思想。

守正出奇什么意思?是说平常坚持原则,而关键的时候可以突破原则。那还要原则做什么呢? 克劳塞维茨说,制定原则并不难,难的是始终坚持按原则去做, 说的就是这种毛病。

第七个总结,诡道不重要。

“兵者,诡道也”。

《孙子兵法》这句话误了好多人,很多人以为《孙子兵法》就是《三十六计》,就是以诡诈取胜。但是诡诈归诡诈,如果人家不上套,你再诡诈也没有用。

诡诈在兵法里面不是主旋律。现在好多出版社把《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合成一本书,似乎兵法就是奇谋巧计,这是很大的误区。 打仗跟我们平时做事一样,不能靠诡计,还是靠踏踏实实的努力。

第八个总结,知己知彼,关键在知己。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们念着这句话,就总想去知彼,以为知己不是问题,觉得我自己我还不知道吗?实际上我们讲过,知己知彼,关键在于知己,因为

“不可胜在己”。

自己强大了不失误,别人就无奈你何。你如果千方百计地去知彼,可能还着了别人的诡道。

《孙子兵法》讲来讲去,都是练基本功和抓基本面。你要管好自己,等你自己强了,再等待胜机出现,在最有把握的时候动手,先胜后战,一战而定。如果自己不强,那就不要逞强,我们再强调一遍那句著名的英语,No Zuo No Die。

第九,《孙子兵法》不是教你打赢,首先是教你认输。

为什么不战呢?知道自己要输所以才不战。我第一句就强调过,《孙子兵法》首先是不战之法。我们都喜欢听一首歌,叫《永不服输》,因为人们都不爱听坏消息,不愿意听到对自己不利的真相。

然后有人说“认输才会赢”,这句话还勉强可以接受,因为结果还是赢。如果结果也没有赢而还是输呢?你能不能接受失败呢?

《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是什么?

《孙子》十三篇,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是世界上最早的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人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全面阐释军事活动的规律的军事理论专著。

在第一篇《计篇》开宗明义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指出战争是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要谨慎,不可莽撞。这是《孙子》的总纲。

《谋功篇》中,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能保全自己而后破敌,不战而令敌人屈服,才是最高的用兵境界。这是精髓。

《孙子兵法》从政治、经济、外交,从指挥、地形、间谍等等全面的论述了用兵作战方法和利害。是中国后来各朝各代进行军事斗争和军事理论研究的指导灵魂、理论基础。中国自战国后二千几百年中,丰富多彩的战争艺术和军事理论,无不彰显着这部军事著作的光辉。

孙子兵法的用兵精髓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兵法十三篇谋略出招:其中有"man天过海"知己知比,百战不dai,"孙兵最利害的就是能用运兵法13篇,的谋略战胜了谋害他的小人庞娟,主要是运用装疯卖傻的策略大获全胜,谁想到亲同手足的帅兄弟,为了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设费心机的谋害师兄,可师兄可不把他当外人,老不认为师弟有害他的心,当他失去双腿闭门思过时才发现庞娟要灭他,这才开始了还击以装疯装傻,的策略大获全胜。这件事告诉人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意不可无。

孙子兵法十三篇精要6虚实篇,就是聚焦

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是战略运筹、作战指挥、战场机变、军事地理、特殊战法。《孙子兵法》所总结和揭示的战争普遍规律和基本的战略战术原则,具有超越时代的思想性和创造精神,仍然对现代战争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孙子兵法》重战与慎战相统一的战争观启发现代战争思维高度重视国家安全问题。《孙子兵法》从揭示战争中“利”和“害”的矛盾运动规律出发来确立自已对战争的根本态度,从而决定其军事思想的功利主义的主导倾向。在这种形势下,孙子的重战和慎战思想,更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它为人们认识多极形势下的军事斗争,驾驭局部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导读

什么叫虚实,在《势篇》已经先定义了:“兵之所加,如以碫击卵者,虚实是也。”碫,是石头,以石击卵,就是虚实。石,是我的实;卵,是他的虚。

怎么样能做到我实敌虚,以实击虚呢,一是以逸待劳,二是以饱待饥,三是以安待动,和以逸待劳差不多。基本原理都是一个,我选择战地战时,他被动来战。“知战之地,知战之时,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战场我选好了,而且我先抵达战场,都准备好,什么时间开战我也选好了,就等他来,而且他还不得不准时来。一切都是我主动,他被动,我实敌虚。

比如围点打援,围魏救赵,就是典型的虚实案例。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今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故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这就是孙子兵法里讲的虚实。

我们看**,那坏人总是把男主角的女朋友绑架了,他就不得不一个人来救。这就是虚实。**里不管多少人也杀不死男主角,但现实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男主角必死无疑。

避实击虚,总之就是想方设法调动敌人,“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一也。”我的兵力集中起来,他却被我的各种误导把兵力分散了。我就实了,他就虚了。

“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你只能顾一头。学习虚实篇,最重要的,我觉得是别老想着别人虚,我实。而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虚有实,你不可能把每个地方都做实,我们需要选择把什么地方做实,同时也就是选择让另一些地方虚。因为资源有限,不能一厢情愿。

有句话常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人变我快。”这就不是现实客观的态度,而是自欺欺人。人家没有的你有,人家有的你比人家更好,人家也跟你一样好了你又能变,人家也跟着变了你变得更快。可能吗?哪儿哪儿的都是你,别人还不活了?这是不可能的,正确态度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无,你玩你的,我玩我的”,这才是真实世界。

又比如:“我们绝不放过一个坏人,也绝不冤枉一个好人。”这是要把两头都做到绝对实,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绝不放过一个坏人,把这块做实,那就必须冤枉一些好人,就会有冤案,这边会虚。如果我们绝不冤枉一个好人,把这做实,则另一边就虚了,一定会放过相当一批坏人,比如辛普森案就是这样,人人都认为是他杀的人,但是还是证据不足,要放过他。

虚实篇在商业战略上,就是蓝海战略。

蓝海战略的方法论,就是在一些地方加强,做实,在另一些地方削弱,甚至取消,做虚。比如快捷酒店汉庭,在创立之初,就开创了一个新蓝海,把“睡好觉,上好网,洗好澡”做实,其他的做虚,其他餐厅等配套服务取消,这就开创了一个新蓝海。

为什么不把所有的地方都做实呢?因为不可能。怎么不可能?就不能把所有的配套服务都搞好吗?可以,但是,都搞好之后,价格就贵了,价格竞争力虚了。这就是“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有句话讲战略不是选择做什么,而是选择不做什么。就是这个道理。

西贝莜面村也是一个蓝海战略,虚实战略。把什么做虚呢?首先把包房取消了,没有包房了,全部坐大厅。然后呢,菜品也砍少了,从一百多道菜,一下子砍到三十三道。大家密密匝匝的坐在大厅里,每次就点那么几道菜,在这儿喝酒也没意思了,所以提供的酒水选择也不多,您最好别喝,吃顿好饭走人得了。

先做了这么多虚,就有了一个实,叫做“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把这做实了,如果一百多道菜,就没法做这承诺啊!把这儿做实了,顾客每天就闭着眼睛来,闭着眼睛点,吃完饭就走。至于要吃大餐,聚大会,喝大酒,就去别人家呗。

这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无。人无我有的前提,是人有我无。先选择无,才能创造有。我专而敌分,那我除了在“专”的那个地方实,别的地方全虚,我把别的地方兵力全部调到这一个地方来,我才能专啊。而分兵的人呢,他哪个地方都不实,碰到我的地方他一个打我十个,他得死。别的地方呢,别的地方我让给他,我也不要。不过,在市场竞争中,在别的地方他会碰见在别的地方做实的其他人,他还是死。

虚实虚实,别以为别人是虚,自己是实,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虚有实,实是用虚换来的,首先要选择自己放弃什么,在什么地方虚,然后才能在另一些地方做实。

就是聚焦。

关于“《孙子兵法》九大思想精要”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22)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回继超的头像
    回继超 2025年08月20日

    我是雅驰号的签约作者“回继超”

  • 回继超
    回继超 2025年08月20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孙子兵法》九大思想精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孙子兵法》九大思想精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回继超
    用户082001 2025年08月20日

    文章不错《《孙子兵法》九大思想精要》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雅驰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