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中国在两次工业革命时各有什么成就”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在两次工业革命时各有什么成就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8世纪60年代起,以英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为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它们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倾销工业品,将亚、非、拉广大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体系。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而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影响:
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程度进一步加深。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造成中国长期贫困落后。
2.中国人民英勇抗争
两次鸦片战争中,爱国官兵和中国人民不断抗争,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
3.中国新思想萌发
魏源、林则徐等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4.中国近代化起步
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中国近代工业、科技、教育起步,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西方国家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展殖民活动,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在全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毕的情况下,中国则成了它们掠夺的中心,这次工业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
1.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边疆危机到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从强占租界地、划分势力范围、瓜分狂潮到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承受着深重灾难。《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
边疆危机、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中的爱国官兵英勇抗争;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甲午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使外国在华投资设厂合法化。列强竞相对华输出资本,加剧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这是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4.中国近代科技进一步发展
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也传播着进步和文明,促进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成就:蒸汽机的改良推动了机器的普及以及大工厂制的建立,从而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成就:利用了电并发明了主要使用石油和汽油的内燃机、电灯、电车、**放映机等相继问世。
3、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后半期,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成就:带来基因组计划、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创建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网(英文);2000年美国L.Hood、日本H.Kitano等建立系统生物学研究机构;2003年美国J.Keasling成立基于系统生物学的遗传工程-合成生物学系;2005年法国F.Cambien和L. Tiret论述动脉硬化研究的系统遗传学观念等。
扩展资料:
工业革命带来的整体影响:
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使用机器为主的工厂制取代了
2、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转移。
3、工业革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4、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
5、工业革命同时引起社会结构的改变。
6、从根本上说,后来出现的波澜壮阔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是工业革命的间接产物。
7、生产力飞跃。
8、出现了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
百度百科-工业革命
百度百科-第三次工业革命
关于“中国在两次工业革命时各有什么成就”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雅驰号的签约作者“文贝贝”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中国在两次工业革命时各有什么成就”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在两次工业革命时各有什么成就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
文章不错《中国在两次工业革命时各有什么成就》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