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啸是怎么形成的

网上有关“日本海啸是怎么形成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日本海啸是怎么形成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日本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长可达数百公里,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可达数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海啸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线几何形状及波浪特性的控制,呼啸的海浪冰墙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就重复一次,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全球的海啸发生区大致与地震带一致。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海啸大约有260次左右,平均大约六、七年发生一次。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地震海啸就占了约80%。而日本列岛及附近海域的地震又占太平洋地震海啸的60%左右,日本是全球发生地震海啸并且受害最深的国家。因为日本小岛位于环太平洋和亚欧板块之间的消亡地带,日本南部海域处于菲律宾海板块与日本列岛衔接部位,几大板块相互之间的俯冲、挤压和断裂、破碎致使日本成为全球地震发生最多的国家。

日本地震为什么会发生海啸

日本位于太平洋西部的海底火山地震带由于海底火山经常喷发 导致海底地震,从而产生了巨大的波浪,这股巨大的波浪就经常流经日本的境内形成了海啸

海啸影响了沿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发展,日本许多工业基地都建于日本的中部或沿日本海附近的地区,为的就是不受海啸和地震的影响,东部主要用来建设水果产业所以日本的东部经济比较落后一点点

日本大地震和海啸形成的原因是板块的碰撞还是张裂

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地震规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在海底附近传播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海啸在海洋的传播速度大约每小时五百到一千公里,而相邻两个浪头的距离也可能远达500到650公里,当海啸波进入陆棚后,由于深度变浅,波高突然增大,它的这种波浪运动所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并形成“水墙”。

而本次日本地震的震源在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而震级高达9.0级,所以发生海啸是必然的。

本次日本地震可以用板块移动来解释,太平洋板块在日本的东面,它向西移动,而且是俯冲式的移动,挤压到欧亚板块。形成了地震的动力源。

引起海啸的是地壳的垂直错动。地震引起的地壳运动,既有水平的错动,也有垂直的错动。水平的错动是不会引发海啸,垂直的错动才会引发海啸。所以当一次地震以垂直的错动为主的话,就很有可能造成海啸。

具体地说,就是当海底出现了大范围的上升或下降,大的高度差引起了重力差。如果海底塌陷,海水就

关于“日本海啸是怎么形成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3)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思真的头像
    思真 2025年09月06日

    我是雅驰号的签约作者“思真”

  • 思真
    思真 2025年09月06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日本海啸是怎么形成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日本海啸是怎么形成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日本海啸是...

  • 思真
    用户090606 2025年09月06日

    文章不错《日本海啸是怎么形成的》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雅驰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