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秦始皇的郡县制坏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秦始皇的郡县制坏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秦始皇实行郡县制,但削弱地方,有好处但肯定也有后患。不论是分封还是郡县制,王琯和李斯两人的建议都有问题,只看到问题的一面:
1、分封给儿子们去管理庞大的国家,因血缘关系而产生的忠诚度在国家初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但几代人后,血缘关系淡薄了,又会出现周朝的诸侯割据。对于从分封制中得到好处而崛起建立大一统国家的秦,是最清楚分封制的弊端,诸侯国权利会日益扩大,皇帝的政令,军令都无法调遣他们,封地成了诸侯们的私国。
2、秦国是用商鞅的军功封爵制度打造了七国中最具战斗力的军队,用严厉的法律保证制度的执行,秦国人都成为战争机器的一个零件,从而在战争中能扩大疆域,得到更多财富来弥补各项开支。如果改用分封制,就要废除执行了138年的军爵制度。是否也要将土地从实行138年的农民私有制恢复成奴隶主贵族时期的共有制?这些改变都会引起秦帝国中心的动荡和立国根本,所以分封制是不可能被采纳的。
3、分封制的建议如果不可靠,那采用分封制的周朝却立国790年,不算春秋战国时期有名无实的东周,西周也有275年。而秦朝采用削弱地方势力的郡县制,才立国15年,二世而终。
4、郡县制体系是中央集权的体现,让皇帝的意志能通达帝国的各个角落,但也有对应的问题该先考虑到。首先,要求地方官员对皇帝绝对忠诚;其次,地方官应该有军权吗?若有,权力该有多大?是能保一方安宁,还是可以平叛暴乱的力量?如果权力大,该怎么保证对皇帝的忠诚?再其次,六国虽灭,但其贵族和官员该如何安排不会引起反弹?六国的民心该怎么收用??
二、采用郡县制后措施:
1、秦始皇以削弱地方的政策来推行郡县制,是担心地方势力太大不好管理,可以实行军政分离管理地方。驻扎军队保护地方,威慑六国遗民,军队长官只听命皇帝;地方官员鼓励农业生产,兴水利,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执行秦国多产多织的奖励政策。
2、将六国中的强国齐、赵、楚的皇族和贵族迁移到首都附近居住以便看管。其他三国互换区域而居。六国的官员择贤良委任官职。
3、让无地的平民分迁走的皇族和贵族田地,政府给农具和种子,但要承担三年当地的劳役充做购田费用(劳役不能重到伤民)。
4、商人贩卖利于农业生产的货物收税很少,对于奢侈品收高税。
5、对全国农民实行低租3年,减少对外战争,让老百姓缓口气。
三、对于秦国的严酷峻法在这就不说了,因为秦国以法家为主要治国理念138年,虽然对其余六国百姓来说太严苛了,但就算我们现在穿越到秦国,也改变不了这一点。
? 看完书后的想法,不成熟,有没有人讨论一二呢。
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
扩展资料
秦始皇死后埋在骊山墓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
西安市临潼区向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
骊山墓每年用工七十万人修建。留存的墓从外围看周长2000米,高达55米。内部装修极其奢华,以铜铸顶,以水银为河流湖海,并且满布机关,顶上有明珠做的日月星辰。
秦始皇陵筑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都城的皇城和宫城。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0多个。
仅看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可看出修建这座陵墓的百姓负担之重。并且,秦二世将建造陵墓的工匠在陵墓造成之后全部被活埋。
百度百科-秦始皇
关于“秦始皇的郡县制坏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雅驰号的签约作者“夜南”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秦始皇的郡县制坏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秦始皇的郡县制坏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秦始皇实行...
文章不错《秦始皇的郡县制坏处》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