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钻孔灌注桩的混凝土按什么方法进行灌住?应注意哪些事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钻孔灌注桩的混凝土按什么方法进行灌住?应注意哪些事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灌注水下混凝土。
(1) 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1m的要求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所需混凝土数量可参考以下公式计算:
V=
式中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
D—桩孔直径(m)
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4m
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m)
d—导管内径(m)
h1—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H2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m)即h1=Hw .rw/rc
Hw—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m)
rw—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KN/m3)
rc—混凝土搅和物的重度(取24KN/m3)
此外,首批砼总需要量还应考虑扩孔系数的影响。
(2) 首批混凝土下落后、混凝土应连续灌注。随着砼的不断灌注,及时测量砼顶面高度和埋管深度,及时提拔拆除导管,使导管埋入砼的深度控制在2~6m。
(3) 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应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和减少埋管深度,当混凝土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才能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4) 灌注桩的桩顶应比设计标高高出0.5~1.0m,以保证浮泥清凿干净和桩顶砼强度。
(5) 拆除导管应根据实际埋管深度安排,不能凭感觉,避免人为造成断桩。
(6) 拆除导管速度要快,以加快砼灌注速度和保持连续性。
(7) 灌注水下砼应及时做好记录,根据实际灌注量计算扩孔率,为后续钻孔施工提供数据。
(8) 灌注过程中,及时将孔口溢出的泥浆用泥浆车运走或引流至固定地点,待蒸发晾干后,运走处理,防止污染周围环境。
答案:A、C、D
泥浆护壁灌注桩。
(1)应进行工艺性试成孔,数量不少于 2 根。
(2)成孔时,钻孔内泥浆液面高处地下水位 0.5m。
(3)第二次清孔后孔底沉渣厚度要求:端承桩应不大于 500mm;摩擦桩不大于 100mm。
(4)水下灌注混凝土要求:
1)混凝土强度应按比设计强度等级高(一般高一个等级)进行配制。
2)超灌高度应高于设计桩顶标高 1m 以上,充盈系数不应小于 1。
(5)桩底注浆。终止注浆的条件应控制注浆量(为主)、注浆压力两个因素,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即可终止注浆:
1)注浆总量达到设计要求;
2)注浆量不低于 80%,且压力值大于设计值
关于“钻孔灌注桩的混凝土按什么方法进行灌住?应注意哪些事项?”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雅驰号的签约作者“展艳杰”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钻孔灌注桩的混凝土按什么方法进行灌住?应注意哪些事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钻孔灌注桩的混凝土按什么方法进行灌住?应注意哪些事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
文章不错《钻孔灌注桩的混凝土按什么方法进行灌住-应注意哪些事项-》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