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

网上有关“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问题一: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时,单因素做完后怎么确定正交实验要用的个因素范围,确定的是因素呢还是水平呢 单因素做完之后你就要确定一个因素范处,因为正交试验的目的是得出最优组合,因此因素范围选择应该在对实验结果有起伏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选出最优组合!如果没有起伏。得出的实验结构影响曲线其实跟单因素实验时是一样趋势的!

问题二:为什么先做单因素实验再做正交实验 通过单因素试验,了解单因素的影响状况,了解其作用显著的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因素的正交试验就能节约时间,更具有针对性。

那为什么又要做正交试验?因为这些单因素是相互影响的,在设计工作条件的时候,我们不能把一个最佳的单因素随便组合起来就行的。

问题三:单因素实验法和正交实验法的区别 单因素实验只是考虑单一变量对结果的影响,而正交试验一般会综合考虑多个,比如三因素恭水平实验等,可以到网上找一些课件,会教你如何设计正交实验

问题四:正交试验设计程序 是先正交试验 还是 先单因素实验 先做单因素实验,然后根据你所做的几个因素在设计正交实验。现在可以在网上下载弗交实验助手帮助你处理正交实验数据,很方便。

问题五: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最后的结果应该一致吗 看一下极差,可能X Y两水平极差很小,是次要因素,其变化对结果影响不大,所以要综合考虑成本,可操作性等实际问题

问题六:正交试验之前要不要做单因素实验 应该要做几个单因素实验确定因素范围

黑盒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之一是

1.原理:

现在的软件几乎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流程的。测试时,可以生动地描绘出事件触发时的情景,有利于设计测试用例,同时使测试用例更容易理解和执行。

2.核心思想

把自己当成最终的用户,使用软件,设计出在使用软件过程中重要的操作,一般包括两类:

1.模拟用户完成正常功能、核心业务逻辑的动作,以验证功能的正确性

2.模拟用户操作中出现的主要错误,以验证程序的异常处理能力

3.术语:

1.基本流(有效流):软件功能按照正确的事件流实现的一条正确流程。通常一个业务仅存在一个基本流,且基本流仅有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 (模拟用户正确的操作流程)

? 2.备选流(无效流、错误流):除了基本流之外的各支流,包含多种不同的情况? (模拟用户错误的操作流程)

4.场景法的使用要求:

要对所测试的软件的业务逻辑、主要功能非常精通,比如测试游戏软件,要会玩游戏。如果连第一关都过不了,也就没办法继续测了。

5.场景法的适用情况:

1.场景法可以使用在所有的软件.

2.适合场景法的软件界面特点:没有太多填写项,所有的操作都是通过鼠标的点击、双击、拖拽等完成。

ATM机取钱

基本流:

1.插入银行卡:客户插入银行卡到ATM机的读卡器中

2.检验银行卡:检查是否是可以读取的卡片

3.输入密码

4.验证密码:确认密码的正确性

5.进入到ATM主界面

6.选择"取款",并选择金额

7.验证账户余额是否满足取款金额,验证ATM机上的现金是否足够

8.更新账户余额,出钞

9.回到主界面

备选流:(在娶钱的过程中遇到了错误)

1.插入保健卡:提示退卡

2.密码错误:提示错误,并判断是否输错3次

3.密码输错3次:吞卡

4.账户余额不足:提示

5.总取款金额超过当日限定额度

6.ATM机余额不足

注意:场景法中必须有基本流

场景法实例(重点)

设计用例的步骤

根据说明,描述出程序的基本流及各项备选流

根据基本流和各项备选流生成不同的场景

对每一个场景生成相应的测试用例

对生成的所有测试用例重新复审,去掉多余的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确定后,对每一个测试用例确定测试数据值

* 场景法适用于解决业务流程清晰的系统或功能

(1).分析需求,找出基本流和备选流

ATM案例:

画出基本流和备选流图

基本流:插卡->输入密码....->取卡

备选流:

1.卡片是不是银行卡

2.卡片是不是银联卡

3.密码输错1次

4.密码输错2次,第三次输入正确

5.密码输错3次,冻结账号并吞卡

6.选择存款服务

7.选择查询服务

8.选择转账服务

9.选择取款金额

10.选择其他金额

11.账户余额不够

12.ATM机没钱

13.取款金额达到当日限制取款额

14.取款机掉线

15.取款机断电

(2).根据基本流、备选流列出场景

场景设计:

场景1:基本流

场景2:基本流,备选流4(插卡->密码输错2次,第三次输入正确->...->取卡)

场景3:基本流,备选流11(插卡->输入密码->选择取款->输入取款金额->提示余额不足->重新输入取款金额->..->取卡)

场景4:.....

(3).根据场景,编写用例(场景和用例并不一定是一对一关系)

使用场景2

测试步骤 输入数据

1.插入(用银联卡)

2.输入密码(第一次输入密码错误) ? 123456

3.再次输入密码(第二次输入密码错误) ? 234567

4.第三次输入密码(输入密码正确) ? 883344

5.选择取款服务

6.输入取款金额 4500

7.等待出钞,获取钞票

8.取卡

正交实验法原理(重点)

1.使用的场景不多

2.比较难理解

3.原理:

概念:正交实验法就是利用排列整齐的表 -正交表来对试验进行整体设计、综合比较、统计分析,实现通过少数的实验次数找到较好的生产条件,以达到最好效果。

这种试验设计法是从大量的试验点中挑选适量的具有代表性的点,利用已经造好的表格—正交表来安排试验并进行数据分析的方法。

正交实验法的数学原理(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

n阶拉丁方(每行,每列里的数据不能有重复的数字,类似于数独,在线性代数里叫矩阵)

3阶拉丁方

A B C ? A B C

B C A ? 和 C A B

C A B ? B C A ?

用数字替代拉丁字母 正交运算 正交表

1? 2? 3 ? 1? 2? 3 (1,1)? (2,2)? (3,3)

? 2? 3? 1 ? 和 ? 3? 1? 2 -> ? (2,3)? (3,1)? (1,2)

3? 1? 2 ? 2? 3? 1 (3,2)? (1,3)? (2,1)

4.基本思想:

在一项试验中,把影响试验结果的量称为试验因素(因子),简称因素。在试验过程中,每一个因素可以处于不同的状态或状况,把因素所处的状态或状况,称为因素的水平,简称水平。

每列中不同数字出现的次数相等。这一特点表明每个因素的每个水平与其它因素的每个水平参与试验的几率是完全相同的,能有效地比较试验结果并找出最优的试验条件。

在任意2列其横向组成的数字对中,每种数字对出现的次数相等。这个特点保证了试验点均匀地分散在因素与水平的完全组合之中。

正交实验法实现步骤(重点)

正交实验法实现的基本步骤

1.确定因素:这里的因素是指对软件运行结果有影响的条件

确定因素的取值范围或集合(该步是为步骤3做准备的)

因素的取值范围是指软件输入的取值范围或集合以及可用的硬件资源

2.确定每个因素的水平

根据因素的取值范围或集合 ,采用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以及其他软件测试技术,在每个因素的取值范围或集合内挑选出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值等有代表性的测试值

比如:打字,字的显示效果

因素:字体,字号,颜色

水平:

字体:如有微软雅黑,宋体,黑体,等等....? 200多个

字号:100多个

颜色:256个

字的显示效果有多少种?

200*100*256

选择正交表

根据确定的因素和水平 ,选择适合的正交表

如果没有合适的正交表可用或需要的测试用例个数太多 ,要对因素和水平进行调整

1.分析所有对结果有影响的因素,从多个角度和方式进行分析(不要放过文本框,按键等需求中提及或没有提及的)

2.分析每个因素的水平数量:充分利用等价类,边界值,(需求中说明的或未有说明的都要分析)

3.选择正交表,只有特定的因素和水平数的组合才有对应的正交表,所以在现实中用的时候,找最贴近的正交表

(正交表的因素和水平数一般要大于实际的因素数和水平数)

正交表的表示法

Ln(m^k) 这m,k,n之间没有数学关系

m是水平数,k是因素数,n是需要进行实验的行数

行数:正交表中的行的个数,即试验的次数,也是通过正交实验法设计的测试用例的个数

因素数:正交表中列的个数,即要测试的功能点。

水平数:任何单个因素能够取得的值的最大个数,即要测试功能点的输入值

上面的正交表适用于每一个因素的水平数都相同

正交表的种类

各列水平数均相同的正交表

混合水平正交表(了解)(每一个因素对应的水平数都不同)

正交表的特性

整齐可比、均衡分散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主要包括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因果图法、判定表驱动发、正交试验设计法、功能图法等。

一、黑盒测试用例方法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主要包括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因果图法、判定表驱动发、正交试验设计法、功能图法等

1.等价类划分法

等价类划分法是把程序的输入域分成若干部分,然后从每个部分中选取少数代表性数据作为测试用例。每一类的代表性数据在测试中的作用等价于这一类中的其他值。

应用场景:

某程序规定:“输入三个整数a,b,c分别作为三边的边长构成三角形.通过程序判定所构成的三角形的类型,当此三角形为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及等边三角形时,分别作计算...”.用等价类划分方法为该程序进行测试用例设计.

分析题目中给出和隐含的对输入条件的要求:

⑴整数 ? ⑵三个数 ? ⑶非零数 ? ⑷正数 ? ⑸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 ⑹等腰 ? ⑺等边

如果a、b、c满足条件1-4,则输入下列四种情况之一:

①如果不满足条件5,则呈现输出为“非三角形”

②如果三条边相等即满足条件7,则呈现输出为“等边三角形”

③如果只有两条边相等,即满足条件6,则呈现输出为“等腰三角形”

④如果三条边都不相等,则程序输出为“一般三角形”

关于“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20)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狂志达的头像
    狂志达 2025年08月26日

    我是雅驰号的签约作者“狂志达”

  • 狂志达
    狂志达 2025年08月26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问题一:单...

  • 狂志达
    用户082601 2025年08月26日

    文章不错《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雅驰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